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诚邀海外英才参加2025年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
时间: 2025-11-12  作者:   浏览次数: 15

一、论坛简介

苏州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旨在汇聚一批具有海外不同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学科热点,通过学术报告和深度研讨,开拓视野,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我们诚挚邀请全球青年英才携手苏州大学申报国家海外引才项目。

二、论坛日程

本次活动由论坛开幕式、各学院(部)分论坛、学术交流三部分组成。

报名时间:2025年10月28日至12月7日

邀请函发送时间:2025年12月10日至12月12日

报到时间:2025年12月21日

活动时间:2025年12月22日至12月24日

返程时间:2025年12月24日

三、招聘岗位及待遇

特聘教授(领军人才)

基本条件: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术水平。

特聘教授(拔尖人才)

基本条件: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青年人才学术水平。

特聘教授(精英人才)

基本条件: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协助所在领域提升国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

青年特聘教授

基本条件: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博士后科研经历;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已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薪酬待遇:根据岗位层次不同,我们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及绩效奖励、丰厚的安家补贴与科研启动经费以及完善的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资源。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基本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术成果突出,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86年1月1日后出生)。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聘任岗位

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入选者,学校将以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予以支持聘用。

具体待遇

①薪酬待遇:首聘期提供全球范围内极具竞争力的待遇,另加绩效奖励,上不封顶;特别优秀者一人一议。

②安家(个人)补贴:学校购房补贴+国家//市配套资助全额发放+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③科研经费:学校按1:1比例配套(其中,实验类理科、工科、医科直接按照顶格配套)+苏州市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科研经费配套。

工作条件

①实验空间:提供不低于150平方米的办公及实验室用房。

团队建设:学校全力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招聘科研助手,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学校层面保证每年1个博士生名额及不低于2个硕士生名额。学院层面根据实际名额可另行支持。

生活保障

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家庭保障:协助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问题。

医疗服务:学校4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四、其他政策支持

(一)地方支持

  学校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将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

省市级项目

资助

江苏省双创计划

双创团队

人才经费资助300-800万元

双创博士

给予19.2万元生活补贴,资助期两年

江苏特聘教授

(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申报)

岗位津贴(免税)12万元*3

自然科学类科研经费100万元

(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

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经费50万元

苏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入选者享受科研经费100/200万元

以及人才乐居购房补贴100万元

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

租房补贴1500-5000/

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至贷款限额的2-4

苏州市优秀人才专项奖励

符合条件人才每年可申报,奖励总额历年累计不超过120万元

备注:地方补贴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二)其他配套服务

1.对全职引进的优秀人才,除提供上述支持措施外,学校还将按照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申请者如为外籍人士,按照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学校为特聘教授及以上人才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创新团队,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

五、申报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者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2025年度苏州大学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报名系统:http://rckf.rsc.suda.edu.cn(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注册、填写并提交个人申请。

六、交通住宿

参会学者收到正式邀请函后自订机票或车票,我校将按相关政策予以实报实销(具体报销事宜详见报销说明),论坛期间食宿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办公室

  联系人:冯老师

  联系方式:+86-512-65883432

联系邮箱:fchao@suda.edu.cn

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

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八、转化医学研究院简介

转化医学研究院是直属苏州大学的独立科研机构,致力于搭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和医药产业间的合作平台,以推动疾病治疗策略的优化与创新。研究院从免疫学、干细胞和肿瘤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入手,充分利用苏州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研究专长和临床资源,并紧密结合苏州市乃至江苏省的发展优势,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诊治新策略和产品的转化。

研究院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临床问题,建立干细胞再生医学、免疫生物学治疗策略、新型诊断技术以及靶点药物和个性化治疗四个研究平台,开展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前导的转化型应用研究。

研究院通过不断引进国际一流人才,组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性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现有教职员工26人(含博士后),其中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外国资深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研究院的特聘教授已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承担各级各类项目69项,总经费约9727万元;其研究工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Cell Stem CellCell Metabolism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并多次受邀在国际重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此外,他们还担任Cell Death & Disease主编、Oncogene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审稿主编等,同时出任多个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

转化医学研究院是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要成员单位,拥有苏州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021年获批“江苏省组织再生与功能重塑国际联合实验室”,2022年获批“苏州市外籍院士工作站”。

此岸东吴、彼岸宏图!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诚邀您的加盟!